九游会登录首页吗

拂却时光之尘“刷新”苏河两岸
发布日期:2024-11-19 10:37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78岁的芮学辉从小在苏州河边南苏州路长大,这些年,看着河水慢慢由浊变清,两岸新楼迭起,实实在在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。但与此同时,他和老伴住在十几平方米的不成套老屋里,盼望旧改的愿望与日俱增。终于,今年8月,老两口等来了旧改征收的好消息。

城市更新,是上海民生改善的关键战场。苏州河两岸,堪称典范。苏州河,自青浦区白鹤镇进入上海市区,流经长宁区、普陀区、静安区、虹口区、黄浦区,于外白渡桥河口汇入黄浦江。行走苏州河两岸,可以看到河道综合治理、岸线贯通、旧区改造、老工业区转型等多样化、系统化的城市更新成果。

“两旧一村”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2年7月,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提前完成。在长达30年的成片旧区改造长跑中,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,受益居民约130万户。在奋力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的新征程中,上海丝毫没有懈怠,马不停蹄地打响了“两旧一村”攻坚战,街区更新也同步推进。2020年底,苏州河中心城段两侧42公里岸线基本贯通后,提升滨河空间品质的城市微更新项目不断“上新”,持续书写两岸市民宜居安居乐居的动人故事。

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,本报记者选取苏州河为调查样线深入走访,看沿岸旧改如火如荼,滨水岸线“人水和谐”,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传承,昔日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、生态秀带、文化秀带。

新民直播

城市更新,是上海民生改善的关键战场。苏州河两岸,堪称典范。11月19日13:30,“新民直播”将带你行走苏州河两岸,看网红建筑河滨大楼历史风貌和人居生活的有机统一,中远两湾城的更新之路,以及百年老弄堂统益里的焕新生机。

样线调查区域:

苏州河山西路桥至中环立交桥沿岸

1

黄浦区149街坊启动旧改

这里的房子大都不成套,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,居民想通过旧改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非常迫切。今年9月21日,旧改征收第一轮意愿征询全票通过。

2

苏州河静安段长寿路桥以北至远景路段断点贯通

长寿路桥以北至远景路段,是苏州河静安段贯通提升工程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历时5个月的协调,改了20余版,才终于打磨出了寻找到各方需求平衡点的最佳方案。

3

普陀区统益里蜕变升级

普陀区在改善统益里地块百姓居住条件的同时,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和定位。

4

武宁路桥修缮更新

武宁路桥历经三次大修,已成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和观赏价值的景观桥。

5

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开放

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后,百年名校破墙开园和滨水空间融为一体。

6

中环桥下空间活力焕新

中环立交桥的“灰色地带”如今已改造成为活力休闲空间。

第1站

黄浦区149街坊启动旧改

曾经眼看河对岸越建越好

盼啊盼啊也盼来梦想成真

居民芮学辉:

随着城市更新,眼看着河对岸建设得越来越好,我们周围很多地块也都完成旧改,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。等了这么多年,现在终于等到了!

居民芮学辉的家居住面积只有14.1平方米,空间局促,却是名副其实的“河景房”

记者第一站来到靠近苏州河的黄浦区149、151街坊。这里已正式启动旧改征收,一轮意愿征询于9月21日全票通过。这里有284证居民,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年的旧改,终于梦想成真。芮学辉就是其中一位。

在山西南路369号202室芮学辉的家,14.1平方米的居住面积,显得空间很局促。记者看到,公用的厨卫在室外走廊,屋内摆了三四件简单家具,搭了半层睡觉的阁楼。很难想象,这里曾经最多时居住了8口人,包括芮学辉的父母和他另外5个兄弟姐妹。芮学辉和老伴现在就希望能早日搬到大点的房子,安享晚年。

靠近苏州河的黄浦区149街坊房子低矮破旧,居民对旧改后的新生活满怀憧憬

芮学辉家其实是名副其实的“河景房”。从他家北面窗户望去,就是静静流淌的苏州河,河对面已是高楼林立,而这面沿南苏州路的房子却低矮破旧,形成鲜明对比。“原来对面的房子是还不如我们这一边的。”芮学辉说,“随着城市更新,眼看着河对岸建设得越来越好,我们周围很多地块也都完成旧改,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。等了这么多年,现在终于等到了!”

外滩街道工作人员介绍,149、151街坊面积最小的一户大概在4.4平方米,生活空间严重不足。这里房子大都是不成套的,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,居民想要通过旧改改善居住条件,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非常迫切。街道、居委会一定会做好旧改全周期的为民服务工作,通过党建引领旧改,成立临时党支部、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,用好宝兴“十法”,整合资源搭建调解平台,让每一户居民都顺利搬新家,开启新生活。

第2站

苏州河静安段断点贯通

“私密性”“聚人气”如何兼顾

“一地一方案”啃下“硬骨头”

居民王昱强:

对面就是普陀区的天安千树和M50创意园,跑步时还能看看风景,心旷神怡!

静安苏州河岸线铺上了蓝色塑胶步道

沿着苏州河畔一路向西,不知不觉间,就踏上了全长约6.3公里的静安苏州河岸线。漫步在蓝色塑胶步道上,一侧是蜿蜒流淌的河水,另一侧是鳞次栉比的高楼。身处其间,仿佛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沧桑巨变。

沿途而行,年轻人身着轻便的运动装,在晨光中挥洒汗水、步履不停;推着婴儿车的夫妻缓步慢行,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惬意;结伴散步的老人谈笑风生,累了就坐在公共座椅上休憩;“全副武装”的外国人骑行如风,车轮滚动间带着几分潇洒肆意……一幅动人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展。

若把时间拨回5年前,很难想象如今这般的美好光景。长寿路桥以北至远景路段,从南至北全长约700米,是苏州河静安段贯通提升工程的唯一断点,也是最难啃的一块“硬骨头”。

2019年,静安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提升工作指挥部正式成立,由区建设管理委牵头,上海苏河湾(集团)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前期配套工作。据工作人员朱璇笠介绍,该处断点沿岸涉及铁路、泵站、商业办公、酒店、绿化等单位和居民区,沿河土地权属为这些单位和居民区所有,被围墙划分为10余个相互独立地块,使用功能各不相同,要一一协商更是难上加难。

长寿路桥以北至远景路段中间,栈道灯光呈现出律动的线条感

为了筑牢断点贯通工程的“地基”,静安区建设管理委每月召开协调会,轮番邀请各家单位齐聚一堂,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。历时5个月的协调,方案改了20余版,终于打磨出了满足各方需求平衡点的最佳方案——以“陆域栈道+地面步道”的方式打通断点,并按“一地一方案”签订协议。

朱璇笠举例说,金岸610园区集聚零星的商业、办公与青年公寓等,希望保持园区的私密性。因此,设计陆域栈道时,特意在靠近园区处打造了较高的竖向波浪形栏杆,并将栈道落点向园区围墙外延伸;邻近的苏河一号集商务、商业于一体,希望能够通过贯通的方式引流,增加人气,就将栈道落点设置在苏河一号处,同时满足双方的不同诉求。

2020年12月26日,苏州河静安段真正实现了结构贯通。时光更迭,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。走上栈桥,桥身和桥面铺装呈现出律动的线条感,简洁而别致。凭栏眺望苏州河,视野开阔、风景秀丽,“苏河秀带”的蜿蜒绮丽尽收眼底。56岁的王昱强一身黑色运动装,正在栏杆旁做着拉伸。王昱强的工作地点距离苏州河步行仅需5分钟。从一年前开始,他每天都会来河畔的步道上跑步40分钟,步数可达上万步。王昱强告诉记者,在苏州河静安段贯通前,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健身地点,有时会去马路上或是桥洞下跑步,但车来车往,安全系数不高。如今,河畔的步道成了他的健身“宝地”,还向同事们广泛推介,“对面就是普陀区的天安千树和M50创意园,跑步时还能看看风景,心旷神怡!”

第3站

普陀区统益里蜕变升级

老居民乔迁新居告别拎马桶

老弄堂留住细节焕发新生机

居民胡女士:

曾经——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时,身体都坐不直。每晚入睡后,耳边能清晰地听到公用马桶的滴水声。现在——我们一家住进了有电梯的新房。

原来的三片建筑改造后被有机串联为一整个步行街区——统益里如今已蜕变成精品文化潮流街区“昔步SPACE”

普陀区坐拥苏州河最长河段,有“半马苏河”之称。记者行走至此,观察这个曾经全市旧改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,如何通过创新方法,改善民生,为“半马苏河”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“苏河十八湾,十湾在长寿”,其蜿蜒之姿在长寿地区勾勒出“苏河之冠”。位于长寿路与江宁路交界以西的统益里地块,占地2500余平方米,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。该地块由三部分组成,其中统益里与人和里为广式里弄,直至2019年,居民仍过着拎马桶的生活;养和村虽为新式里弄,条件稍优,却也面临共用煤卫设施的困境。

胡女士一家四口,在统益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亭子间里,生活了十多年。随着婚后两个孩子陆续出生,胡女士和丈夫不得不在屋子里搭出隔层,用来睡觉。“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时,身体都坐不直。每晚入睡后,耳边能清晰地听到公用马桶的滴水声。木地板也因为常年通风采光不佳而滋生白蚁,腐烂不堪。”像胡女士这样的家庭,统益里有327户。

2019年,普陀区启动统益里地块的旧改征收工作,在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的同时赋予这些老建筑新的功能和定位。“通过货币补贴,我们一家现在住进了有电梯的新房。”胡女士欣喜地说。老居民有了新生活,而统益里如何延续记忆、定位未来,发挥好“苏河之冠”核心功能区的作用?

游客轻抚统益里的特色青砖,这些青砖很多是上世纪20年代烧制的

普陀区政府通过创新的融资方式,成功发行专项债券,支持像统益里这样具有改造潜力的老旧小区项目,并成功争取到26.7亿元政府专项债券资金。由于项目用地有限,对商业体的打造构成了不小的挑战。主持改造的西部集团副总经理周华介绍,在经过对多个里弄改造案例的反复研究论证后,建设团队决定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级,采用拆除新建、构件保护、增加地下空间的多元方式进行。

这里原来的三片建筑在改造中被有机串联为一整个步行街区,原有的鱼骨状肌理得以保留的同时,优化了空间布局。“我们把部分结构完整的砖块、瓦片等进行二次加工,与新建筑融为一体。”统益里项目经理沈滔介绍,“这些青砖几乎都是上世纪20年代烧制的,不少砖上还刻有当时烧制厂家的专属标记,在这些细节中,统益里独特的风貌特色和历史得以传承和延续。”

历时两年改造,统益里已蜕变为“昔步SPACE”——一个集文化艺术、餐饮娱乐、零售、办公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文化潮流街区,预计今年年底前对外开放。

第4站

武宁路桥修缮更新

水帘光影秀呈现“视觉盛宴”

美丽夜申城又添“苏河夜曲”

摄影师周女士:

此次更新后,桥面得到了全面修缮,石柱经过重新雕琢,配以璀璨的灯光,整座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。

2023年11月28日,工作人员在冲洗武宁路桥桥体并喷涂着色剂

沿长寿路南行约两公里,武宁路桥以其独特的欧式丰姿映入眼帘,与统益里的里弄风情形成鲜明对比。这座始建于1956年的桥梁,历经三次大修,特别是2008年进行中西合璧风格改造后,已成为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和观赏价值的景观桥。

居住在武宁路桥边,职业摄影师周女士近年来几乎拍遍了苏州河上的三十多座桥梁,但她始终觉得家门口的武宁路桥最亲切。“武宁路桥今年刚完成了一次更新改造,距离上一次更新已经过去了十几年,它标志性的欧式风格已日渐暗淡、陈旧。此次更新后,桥面得到了全面修缮,石柱经过重新雕琢,配以璀璨的灯光,整座桥焕发出新的光彩。”

在2023年的苏州河桥梁景观提升计划中,武宁路桥的更新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。市交通委设施养护监督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刘兆吉介绍,此次更新,以“苏河夜曲”为设计主题,工程主要包括桥面修缮;调整桥柱整体色温,进行更加细致的明暗刻画;增添现代化景观设备,包括桥底花纹透光板,投射光影效果;桥侧设置特色数字水帘装置,当游船行至桥梁前,可观赏水帘光影秀。

改造升级后的武宁路桥视觉效果流光溢彩

周女士与家人曾多次乘坐苏州河游船,享受夜晚的宁静与美丽。夜色降临,华灯初上,游船缓缓穿行于武宁路桥下,40米长的桥侧,由3200个喷水口组成的水幕如银丝般倾泻,与璀璨的灯光交织,共同演绎出一幕幕梦幻般的景致,营造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。武宁路桥不仅是上海首座跨苏州河拥有灯光水幕景观的桥梁,更是上海城市夜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对此,周女士深深慨叹:“这就是一场视觉盛宴。”

“苏州河上的30多座桥梁先后经历过4轮景观改造。从最初的点亮苏州河,到勾勒出城市夜间轮廓,再到色彩变化,直至如今的动态演绎,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苏州河上一桥一主题、一桥一风景。”刘兆吉说,每一轮改造不仅提升了桥梁的观赏性,更体现了人民城市建设中的匠心独运。

每当节假日或特殊时刻,苏州河上的桥梁便会化身为绚烂的舞台,上演一幕幕精彩的灯光表演,为夜色中的城市披上一层梦幻的光辉,更让人民在共享城市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,创造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。

第5站

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开放

百年校园破墙开园开放共享

历史建筑旖旎苏河各美其美

居民刘克超:

这里现在真是太漂亮了,我就喜欢随便用手机拍着玩,建筑、花草、树木……随手一拍都是大片。

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沿苏州河湾散落着20余栋凝结中西文明精华的历史建筑。自从步道开放,百年名校和滨水空间融为一体,这里的历史建筑也焕发出新的光彩

坐上地铁,记者来到万航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。这里散落着20余栋凝结中西文明精华的历史建筑。苏州河在此有一个近180度的大转弯,形成一个半岛,校园就坐落于这座半岛上。近年来,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后,百年名校破墙开园和滨水空间融为一体,历史建筑重焕光彩,这里已成为滨河历史风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漫步华政步道,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。河面波光粼粼,白鹭翱翔,步道上市民游客络绎不绝。有的健身锻炼,有的散步遛娃,有的会友闲聊……不一会儿,一位手持八爪鱼手机支架的爷叔一边兴致勃勃地拍照,一边向记者这边走来。

爷叔名叫刘克超,今年65岁。他每天早上送外孙女上学后都会来步道逛一圈,下午接外孙女放学前也会来溜达。“这里现在真是太漂亮了,我就喜欢随便用手机拍着玩,建筑、花草、树木……随手一拍都是大片。”刘克超高兴地给记者看他拍的照片,“你看,有太阳光照的这片树叶,看着就挺舒服的吧!”

他告诉记者,以前这里杂草丛生,环境一塌糊涂,他都不知道校园有这么多历史建筑,更别说来拍照了。后来环境提升后,历史建筑经过修缮后让人能够近距离欣赏,有一定的年代感,百看不厌。另外,这里紧靠苏州河,花草品种也多,空气清新,是天然的“氧吧”,“环境绝对到位!”刘克超笑着说,“昨天下午还有人请我帮忙多拍两张照片,差点接孩子误了时间。”

记者和刘克超聊完,刚领完结婚证的张女士和夏先生就走了过来,以华政的历史建筑为背景拍照留念。张女士告诉记者,他们都是律师,家离这里地铁一站路的距离,平时也爱来走走逛逛,“来之前特意在小红书上做了功课,选了几个好看的机位,希望能纪念这特别的一天。”

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孙亦理介绍,2019年,长宁区完成了全区苏河步道的贯通,路幅较窄,贯通之初仅为一条1.8米左右宽的带状步道。有市民提出,校园内百年历史的“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”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,围墙阻隔,只能远望,十分遗憾,不能让人很好感受到这里的苏州河面貌和历史人文底蕴。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长宁区当即与华东政法大学区校携手,将校园整体风貌作为苏州河沿线景观的一部分,进行改造提升。如今的苏河步道“半岛”段,风光旖旎,历史、人文气息浓郁,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“网红”步道。

第6站

中环桥下空间活力焕新

“火烈鸟”唤醒灰色沉睡空间

家门口有了“四象限”好去处

市民路路:

以前每次都要骑10公里自行车到长宁虹桥体育公园,现在出门就有运动场,非常方便。

鲜艳明亮的色块打破了中环立交桥下原本略显暗沉的色调,这里如今已经改造成为一个有篮球场、体操房以及驿站等的多元休闲空间

沿着苏州河华政段继续向西,苏州河畔伫立着纵横交错、环环相绕的中环立交桥,这是连接长宁中心城区与外环、普陀和闵行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。

来到中环立交桥下,桥上车水马龙、桥下焕然一新。粉色火烈鸟、黑白条纹斑马、深黄色猎豹的桥梁涂鸦跃然眼前,鲜艳明亮的色块打破原本略显暗沉的色调,“沉睡”的空间被悄然唤醒。这个被激活的“大操场”,不仅是附近居民们日常休憩娱乐的可选之地,更展现出鲜亮的立体画卷,成为城市“微更新”的“样板间”。

作为苏州河沿岸最大规模的桥下空间改造项目,中环桥下空间面积约3.5万平方米,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。长宁区交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姚瑶介绍,中环桥下空间原是一块无人管理、杂草丛生的“灰色地带”。2020年,北新泾街道的居民提议,附近体育设施较为稀缺,可以将这片空间广阔的区域改造为居民的健身场所,这个想法得到了区政府的积极响应。由区规资局前期规划后,区建管委实施落地,桥下空间2021年7月1日整体开放。

如何让色调灰暗的桥下空间有亮点、更出彩?姚瑶说,设计方案更新了数版,最终选择以火烈鸟、猎豹、斑马等动物为装饰主题,划分出四个象限,以北翟路和中环线为坐标,因地制宜打造了篮球场、3片5人制足球场、体操房、驿站、观景平台等多元空间,“每个健身场地都咨询了专业的运动员,让功能布局更合理。”

夜幕降临,河流、步道和桥梁交相辉映,动静之间美感尽显。市民王素蓉的家离中环桥下空间步行约5分钟。中环桥下空间崭新亮相后,她也有了家门口的“轧马路”好去处。每天吃完晚饭,她爱和妈妈一起从长宁路出发,穿过苏州河畔的古北路桥与泸定路桥,再散步到中环桥下空间。每到夏天,中环桥下空间最为热闹,晚上9时,骑行、跑步的人络绎不绝,阿姨爷叔还会在黑白条纹斑马区的空地上跳舞,为夏夜风光增添几分浪漫风情。

每到周末,市民路路也喜欢带着女儿来到中环桥下空间,每次都要待上2小时。女儿在深黄色猎豹区的篮球场里打球,有时还会约上同学一起骑行、跳绳,路路则和丈夫在黑白条纹斑马区打羽毛球,“以前每次都要骑10公里自行车到长宁虹桥体育公园,现在出门就有运动场,非常方便”。

滨水宜居 焕新之城

苏州河,想当初,河中黑水滚滚,两岸棚屋鳞次栉比。数十年过去,沧海桑田,经历城市更新后的苏州河两岸,越来越多宜居公寓拔地而起,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

五年来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,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。在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扩容方面,截至2023年底,上海全市共批准7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受益居民4万户,释放建设用地5.2万亩;在推动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,形成三年行动计划,计划三年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90万平方米,其中2023—2025年分别实施28万平方米、31万平方米、31万平方米。

截至今年10月底,上海已完成旧区改造8万平方米、2672户,占全年目标任务67%。另外,还有5万平方米、1830户完成一轮征询,已实质性启动,合计共13万平方米、4502户,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;旧住房成套改造已完成25.09万平方米(小梁薄板房屋8.25万平方米)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.9%;城中村改造已认定项目14个,占计划的67%。剩余项目已完成踏勘和方案预审,正在抓紧推进中。

根据《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(2018—2035)》,苏州河上海市域段,建设规划长度50公里,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。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。

滋养着上海的母亲河,记录了上海的沧桑巨变,见证了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,也将继续见证这座人民之城走向辉煌。

苏州河两岸的更新改造,就像一河碧水,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

作者 | 屠瑜 解敏 陈佳琳

图片 | 周馨

编辑 | 顾莹颖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友情链接: